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距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整整过去一个月。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有历史学家认为,它对世界长期而持续的影响到现在都难以准确评估。但在过去100年里,欧洲人仍习惯将一战称为"欧战"。时隔百年,记者重走当年一战爆发历史路线,和当地人一起说老话题,听新看法。 拉丁桥边,时光倒流 6月28日的萨拉热窝热闹非凡,尤其是拉丁桥边,人流不断,熙熙攘攘。桥两边,外国人比本地人多,多半是外国记者。不是这个夏天的萨拉热窝有什么特殊魅力,而是因为100年前的这一天,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这里刺杀了斐迪南大公。
拉丁桥边的萨拉热窝事件博物馆,是个寄身街角并不起眼的小博物馆。这里只用波黑语言做展览介绍,因此是一个地道的本地博物馆。即便如此,它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路记者登场亮相做直播,博物馆的边边角角都是话题。这家博物馆还特意找来一辆百年前流行的旧式座车,安排当地男子扮成斐迪南大公当时的模样,坐在后排左侧,邀请大家上车合影。拍一张这样的"时光倒流"照片需要3欧元,对于排长龙等候的外地观光客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但当地人不愿意凑这个热闹。
波黑政府为了平衡各族利益,要求把斐迪南夫妇的照片和普林西普的照片以同等地位的方式摆放纪念。不少塞族人认为,政府不愿或不敢高调纪念普林西普是错误的。百年来,拉丁桥边故事多,而讲的多半都是普林西普和斐迪南的故事。陪同记者走访的卜雅娜家乡在克罗地亚,她的母亲在波黑长大,所以她算得上半个波黑人,并从小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站在拉丁桥边,卜雅娜指着面前的丁字路口对记者说:当时斐迪南夫妇的座车就停在那里,突然遭人群中冲出的普林西普枪击。 |